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光临本公司官方网站!
VIP就医陪诊网
为您和家人提供专业的就医服务
咨询热线:400-070-707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目前由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东院位于浦建路160号,于199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86875m2,建筑面积206859m2;西院位于山东中路145号,占地7811m2,建筑面积31959m2;南院位于闵行区江月路2000号,于201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68497m2,建筑面积82590m2;北院位于浦东新区灵山路845号,占地6667m2,建筑面积17350m2,于2013年7月全面启用;肿瘤所位于上海市斜土路2200弄25号,总建筑面积7523m2。 重点科室消化内科陈胜良,男,医学博士,理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科副主任,南院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功能性胃肠病、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状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方面的研究。擅长慢性胃炎、反流性疾病、慢性便秘和腹泻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委员、中国消化心身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分会综合医院精神医学诊治同盟成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消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常任理事,西部精神医学协会消化心身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慢性胃炎、反流性疾病、胃肠黏膜病变、消化不良、腹泻、便秘以及胃镜和肠镜检查。复杂胃肠动力紊乱。消化心身健康问题。胃肠疑难病症。曹芝君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心身疾病协作组秘书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审稿人。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高,动力障碍性和功能性疾病的发病率亦持续增高。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极大折磨着病患的身心。为此我科特开设了胃肠动力门诊,以临床经验结合科研工作心得,为大量来自全国各地患者解除了病痛。为更好地研究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2006年3月曾作为交流学者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消化内科胃肠肽研究中心工作一年,主攻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与内脏痛觉过敏的研究。回国后继续在该领域深入探索。目前以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并参与数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的完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SCI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近10本慢性胃病,反流性食管炎,便秘和腹泻,以及内镜检查。 重点科室泌尿外科陈海戈,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膀胱肿瘤专业组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国际交流部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上海分会青年委员及专科医师培训组秘书。目前承担多项市科委课题,3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单篇*高影响因子6.4分。2013年10月在国际顶尖欧洲泌尿肿瘤诊疗中心——比利时鲁文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习。目前所带领的膀胱肿瘤团队是中国膀胱癌联盟(CBCC)牵头单位之一,并参与编写了2013年中国膀胱癌诊疗指南,该指南为业内膀胱癌诊疗的专业规范。目前,膀胱肿瘤专病门诊每年约接诊膀胱癌患者5000余人次,每年开展各类膀胱癌手术量约500余台,其中膀胱癌根治术超过100余台,年门诊量及手术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方面,可为患者提供无痛膀胱软镜、窄谱膀胱镜(NBI)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内的多项临床技术,近年来更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尿NMP22检测,此为无创高效且较为经济的膀胱癌早期诊断新方法。对于表浅性膀胱癌,除常规开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及局麻下铥激光电切手术外,还在我国*早开展高危表浅肿瘤二次电切及电切术后即刻灌注化疗。而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积累了丰富的各类全膀胱切除手术经验,其中原位新膀胱术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盆腔淋巴结扩大清扫则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水平。近年来,全膀胱切除术逐渐进入微创时代,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已被广泛开展,其明显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漏、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除手术之外,多年来致力于发展膀胱癌的综合治疗,依托***临床药理基地,目前已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身新辅助化疗及晚期膀胱癌靶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各类膀胱肿瘤的综合性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期膀胱肿瘤的诊断及腔内治疗,及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新辅助化疗、腹腔镜辅助下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已在国内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全膀胱切除术。薛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仁济医院泌尿科科主任,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薛蔚长期从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特别是前列腺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领域具有深厚造诣。他创新研究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系列技术,建立了多学科协作下前列腺无痛**穿刺日间模式;率先开展前列腺癌靶向冷冻消融手和以新辅助化疗为特色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原创性设计前列腺癌特异分子诊断多基因组合物,牵头全国多中心转移性前列腺癌分子分型和**治疗研究;率先提出INSM1等新型神经内分泌分化诊断标志物;系统深入开展前列腺癌进展转移耐药的分子机制和靶向干预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形成仁济特色的前列腺癌诊治全程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近五年他带领前列腺肿瘤诊治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收录42篇,参与编写中国前列腺癌诊疗专家共识8项。薛蔚积极推动仁济医院泌尿学科专病诊治体系建设。作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该科在肾脏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男科学、结石、尿控和盆底整复、前列腺疾病、小儿泌尿外科、肾移植和泌尿急诊共10个亚专业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与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该科获 2018 年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振龙头和展两翼双立项,复旦大学中国医院特色专科排名位列全国第七名、医科院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名第五名、中国互联网影响力排名第二名。 重点科室风湿免疫科郭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免疫净化和细胞治疗学组常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风湿免疫病组织生物样本库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专科青委会副主委上海市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培训专家组组员胡大伟,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1993年9月-1996年6月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硕士研究生,1996年9月-1999年6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风湿病学)博士研究生。200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曾任亚太地区风湿病学联盟(APLAR)青年委员,中华风湿病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上海市骨质疏松学会委员等。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干部保健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等编委。曾申请并完成卫生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先后获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在临床和科研中有很深的研究。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工作,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多肌炎,皮肌炎,血管炎,骨质疏松症等风湿免疫病诊治,对发热待查及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地址:东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南院: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江月路2000号西院: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145号北院:灵山路845号  来院路线:东院:地铁4号线塘桥站2号口南院:地铁8号线江月路西院: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北院:隧道夜宵线,306路,929路,隧道八线,49路,330路,20路,守候航班专线

医院建于1937年,前身为上海市济民医院,1994年由原空军上海第一医院、第三医院合并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开展36个专业,30个科室,800张床位,2011年医疗毛收入7亿元,年收治病人2.1万人次,门急诊量46万人次,年手术量9000余例次。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拥有PET-CT、核磁共掁、DSA、全身伽玛刀、60余台进口血透机等一大批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医疗设备总值达到2.5亿元,医院先后出色完成了援外维和、抗震救灾、抗雪救灾、奥运安保、世博安保等重大保障任务。 重点科室肾脏科肾脏科1987年开展了经皮肾活检术,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目前采取B超直视下进口穿刺枪快速穿刺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每年肾活检上百例次。全面的专科实验室检查,先进的病理技术,丰富的诊疗经验,使我们能迅速对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疾病的诊断,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对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我们可以随时行肾活检术,为逆转患者病情进展赢得宝贵的时间。成功为数十例伴血肌酐升高的患者行肾活检术,通过精心中西医结合治疗,使部分患者脱离透析。肾脏病治疗范畴包括:各种血尿、蛋白尿、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等)、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中草药性肾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韩国锋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3年~1996年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获上海市“医苑新星”荣誉称号,获培养基金20万元,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医苑新星”称号,2004年9月始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1月~2008年3月公费赴美国贝勒医学院进修,2008年9月~2008年12月在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肾脏科访问学者。入选南京军区名师带教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南京军区重点基金、学科带头人基金各1项,参与上海市多项基金课题。任南京军区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肾脏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军队重点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享受军队优秀科技人员津贴。专长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血液净化,尤其是腹膜透析,腹透管置入,动静内瘘术,肾移植手术后处理。研究方向: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营养。陆石 主任医师,肾脏科副主任南京军区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血液净化中心工作,擅长血液净化技术工作,熟练掌握了当前各种先进的血液净化模式,特别是在透析血管通路建立方面有较高的的造诣,先后开展了长期导管深静脉留置、上肢移植血管内瘘(人造血管、同种异体血管、自体血管等)、肘窝内瘘、上臂内瘘、前臂血管转位内瘘和上臂贵要静脉浅置移位内瘘等手术方法。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5部,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以第一研制人获军队医学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各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2000年度获“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03年获“南京军区科技英才”奖。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津贴。<< 张金元,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1968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军区肾脏专科中心主任。对各种原发、继发性,肾间质等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对现代血液净化技术,肾脏移植等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在全国,全军和上海市的相关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学术职务。1976年参加上海市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1年,在应用健脾温肾降氮汤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取得科研成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彩色脉冲多普勒诊断与鉴别移植肾排斥反映的价值、低温透析液、血液透析、前臂骨密度测定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无醋酸盐生物滤过、新型腹膜透析管的研制及长期应用等新技术、新业务八项。 医院地址:上海长宁区淮海西路338号 来院路线:乘138、126、806、113、48、72、76、911路至番禺路站

    上海武警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2004年被首批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上海武警医院成立于1948年,位于长宁区虹许路831号,建院至发展成为现代化综合性的大医院,六十多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坚持“质量建院,科技兴院”的原则。有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的一只强大的医疗团队,技术精湛,如今已经治愈数以百万计的各种患者,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上海武警医院配评为“公立三甲医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是第二军医大学、武警医学院、南京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锦州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   建院60余年来,上海武警总队医院始终以“建设**的专业科室、聚集**的专家团队、确保**医疗质量、研发**科研成果”为目标。皮肤病治疗中心诊疗特色鲜明,在部队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军医疗资源为依托,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充分利用医院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军队创新政策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目标,积极整合部队科技资源,凝聚高水平人才团队,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率先引进了国际大型尖端诊疗设备,大力推进部队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造就了全军皮肤病**强势学科!   医院为保持与全球医疗发展同步,建设了高端化、尖端化的肝病特色科室,主要收治各种肝炎及肝硬化病人。肝病诊疗中心专家经过常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吸取国内外专家的众家之长。刻苦研究,创立了三个治疗肝病特色疗法,专治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肿瘤、肝胆结石、肝囊肿等各种肝病及传染病。   同时颈腰椎病中心大力引进骨科人才,队伍梯次合理、专业技术精湛,临床医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历人员多名,以及专业骨科设计专家极大推动了颈腰椎病的发展。医院设置的26个科室配有各类设备总价值逾1。5亿元,可针对各类疾病病菌的基因特性、变异性、活性水平等进行全面鉴定,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重点建设科室——肝病科研创出举世瞩目的符合“抗病毒、增免疫、保肝护肝、抗纤维化、中医辨证施治”的“免疫疗法”,实现了乙肝治疗的巨大突破。 重点科室风湿科风湿科是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的重点特色专科,主要收治各种风湿病患者。通过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总结多年攻克风湿病经验,提出了“中西结合序贯治疗”这一先进治疗理念,尤其关节腔注射给药治疗——即非手术滑膜切除术,效果显著,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可靠,是广大风湿病,特别是关节变形、关节积液、缠绵难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痛风患者的理想选择。多年以来,风湿科以其精湛的医技和出色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相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慕名而来的患者,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甚至东南亚。山东卫视、河南卫视、湖北卫视、上海卫视以及扬子晚报等各大媒体均对我院风湿科报道过,认为其医术高超、疗效独特。风湿科坐诊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高尚、专业技术突出,是一支业务精、思想新、医德高、团结好的专业人才队伍。部队资深名医坐诊——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风湿科以人才为依托,科室拥有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并与多家三甲医疗机构风湿病专家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专业临床诊疗水平。风湿科坚持立足医学前沿,把握*新医疗动态,全心致力于风湿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不断提高了专业临床诊疗水平;医生对病人的体贴、关爱,病人对医生的信任、配合,不但保障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口碑。风湿科特色服务:为了充分贯彻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的工作意见》,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风湿科推出网上咨询预约系统,充分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可享受优先就诊和绿色通道服务,缓解现存的“排长队,找专家难”等问题。朱敬峰 副主任医师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风湿科学科带头人,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研究工作三十多年,临床擅长运用非手术滑膜切除术(液体刀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疗效确切。该项非手术滑膜切除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多次受到上海总医院领导表彰,三十多年深受国内业界同仁和患者的认可。多次应邀出席国内类风湿免疫病学科学术会议。徐庆良,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风湿科临床骨干专家,风湿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在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骨性关节炎、强直脊柱炎、退性关节炎、痛风、产后风湿等关节疾病有深入研究。 医院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许路831号 来院路线:地铁10号线水城路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部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国内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肿瘤专科医院,其前身是中比镭锭治疗院,于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已有七十九年的历史,是我国成立*早的肿瘤专科医院。   目前,有教职员工142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98人;正、副教授152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52人。刘泰福教授为美国放射学院院士、欧洲放射学会荣誉委员,蒋国梁院长为美国放射学院院士。     设有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胃及软组织外科、大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化疗科、放射治疗科、中西医结合科、胰腺肝胆外科、综合治疗科、麻醉科、放射诊断科、检验科、药剂科、内窥镜科、病理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实验研究中心等临床及医技科室。有核定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13张。2010年门急诊量68.1万人次、住院人数2.83万人次、手术例数1.71万人次、放疗病人5300人次。     医院拥有肿瘤学国家重点学科,设有肿瘤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医院科研教学硕果累累,2004年,由邵志敏教授领衔的课题《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我院新招收硕士研究生43名,博士研究生49名;毕业博士研究生19名,毕业硕士研究生30名,其中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9人;目前在读博士生99名,硕士生120名;博士后出站2名。2010年我院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40篇,IF总分:463.145;其中IF超过7分的论著6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6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重点科室肿瘤内科上海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1931年,是******、学术力量*雄厚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肿瘤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几辈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科室从无到有、从简到精,逐步成为国内**、享誉国内的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团队。  早在1958年,肿瘤内科治疗尚在懵懂的年代,**的临床医学家、中国肿瘤内科和化学治疗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孙曾一教授率先组建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小组,投身于肿瘤的化疗事业。1965 年化疗科正式建立,成为国内*早设立的少数几家肿瘤内科之一。不久,化疗科即被卫生部批准为抗肿瘤药物南方基地。肿瘤化疗药物实验室的创立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雏形,多种抗癌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体内外药物敏感度测定及药物耐药性研究均达到了国内外**水平。多年的临床积累,使得肿瘤内科以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胃肠肿瘤的诊断、治疗特色而享誉全国。  在历任科主任孙曾一教授、俞鲁谊教授、赵体平教授、唐惟瑜教授、许立功教授、李进教授等带领的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肿瘤内科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其在全国**的地位。自1983 年成为国内首批卫生部药物临床基地,主持或参与了大量国际、国内临床研究,为肿瘤内科学事业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肿瘤内科目前有医护人员120余名,医生占35%,护士占65%。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名,讲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20余名。多年来,肿瘤内科很重视人才结构的优化,增加**人才的储备,目前科室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名,硕士学位者23名。50岁以下的医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三分之一以上的医师有国外深造经历,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保证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肿瘤内科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5000人次,年门诊总量约6万人次,列全国所有医院的肿瘤内科门诊量首位,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地位。肿瘤内科在建立之初,仅有57张床位,1999年增加至100张床位,2003年增加了20张床位, 2010年又增加了58张(其中,包括特需30张)。目前内科拥有病房床位178张,门诊化疗观察床椅241张。即便如此,由于我院的巨大影响力和医生的高超医技能力,增加的床位仍不能满足众多患者的实际需求。2005年肿瘤内科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成立肿瘤内科联合病房,设床位100张。2007年成立上海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后再增加肿瘤内科床位100张,以缓解患者住院难的问题。肿瘤内科常年派出主诊、高年资主治医师到这些合作单位,与联合病房的医生进行学术交流,帮助基层医院的医师提高肿瘤诊治方面的专业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规范的治疗。  多年来,肿瘤内科始终重视医疗质量的管理,制订了十多项科室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得到*好、*规范、*安全的治疗。几十年来从未发生医疗事故,这对于一个以化疗为主要手段、高风险的科室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正式成立了上海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肿瘤内科李进主任被任命为该中心主任,并将上海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的办公地点挂靠在我院肿瘤内科,负责全上海市96家大中型医院肿瘤化疗质量的控制。这也充分体现了我院肿瘤内科在学术界的地位和水平。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成立对于规范上海市的肿瘤化疗,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治疗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好医生、一个好护士,除了有高超的医护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肿瘤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就是这样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责任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热血儿女。而抓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为病员服务,减少医患矛盾,和防止滋生腐败的有力措施。除了业务上的精益求精外,全科工作人员都非常重视科室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不但认真工作,而且廉洁行医,每年累计获得锦旗、表扬信上百,经科主任、护士长交还病人红包、自行拒收或缴入病人帐户的红包不计其数。行业评比中,一直保持90%以上满意度的优秀记录,始终名列同行业前茅。2004年至2010年连续七年蝉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文明科室优胜杯”,内科支部获得“2007年度优秀支部”,2008年我科女医生组获得复旦大学“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2009年获得上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的光荣称号。科主任李进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本科生及7年制研究生教学方面,肿瘤内科一如既往地进一步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在医院科教科的协调下,采取科主任负责制,由分管教学的主诊医师召集受聘教师集体备课,按教学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按复旦大学统一模版制作教学课件,为打造精品课程而努力,教学反馈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好评。  化疗科自建科以来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临床技能的系统培训,加强本科室各级医师的培训,制订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培养计划,每位住院医师都有固定的主诊医师作为导师,指导其临床、科研技能的培训及考核,逐渐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的知名肿瘤内科专家。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近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在读6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大部分优秀毕业生都推荐到院内外的重要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的骨干作用。  为指导规范的化疗,1960年张志义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化疗专著“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1986年由孙曾一教授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恶性淋巴瘤”专著,继之又编辑了国内第一部恶性淋巴瘤诊治规范的教学录像带,提出规范化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为提高国内淋巴瘤治疗水平奠定了基础。2007年李进主任率领全科特别针对国内的中级医务人员编缀了肿瘤化疗手册,方便临床用药的规范化使用,而且为了保证其先进性,每二年再版一次。  肿瘤内科特别重视进修医生的培养,把规范的化疗方法,先进的治疗理念引入国内化疗界,同时还为国内各医疗机构培养输送了大批的肿瘤内科专业人才。自建科至今,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在化疗科进修的医生已经超过500名。许多医院的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都曾在我科接受过培训,有些进修医生还走上了当地的科室主任甚至院长等领导岗位。  目前我科制定了进修医生培养计划,根据进修时间长短及专业方向分到1-2个专业组学习,由科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每周2次进行科内讲课,传授规范的肿瘤诊治原则和方法。为了促进西部的临床医学的发展,肿瘤内科特别照顾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进修人员,很多来自边远地区包括西藏、新疆的医生也在化疗科得到了充分的学习机会。  2010年作为上海市**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接收了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30名专科培训医师,进行内科部分的培训。经过为期2-3年的内外科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肿瘤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肿瘤学医疗活动的能力,熟悉对肿瘤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初步掌握常见肿瘤诊治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肿瘤外科手术,制定放、化疗方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外科手术以及疑难病例的放、化疗方案制定。  自2006年起,肿瘤内科每年主办一届CSCO全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论坛,90%的参会人员为国内各大医院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会议每次均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推广分子靶向治疗的理念和规范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逐渐创办成国内肿瘤学领域的重要会议。另外针对中级医务人员,肿瘤内科还连续举办了五届化疗进展学习班,加强对肿瘤内科医师中坚力量的培养和再教育,目前已招收学员740名。而作为上海市化疗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每年定期举办化疗专业知识培训班,培训合格者发放上海市化疗资格证书,提高了上海地区的肿瘤诊治水平,规范了化疗治疗策略及方法。张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肿瘤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医促会健康科普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届十大医务青年、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成员。长期从事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的规范治疗和临床研究,主攻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曾在位于美国TEXAS的全球*大的 I 期临床中心START研修。2015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品审评中心担任审评工作半年。2015年参加International Oncology Leading Investigator Training Program(I-LIT)计划,师从Alison Jones教授。入选第3批复旦大学“卓学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5项课题。担任BCRT等多本杂志审稿人。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近30篇(《柳叶刀·肿瘤》、Int J Cancer、Oncotarget、BCRT等)、中华系列论文4篇。参编著作5本。2015年获得“全国首届妇幼健康科技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洪小南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后于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工作至今。期间,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立癌症研究所从事乳腺癌普查及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两年;美国马诺斯肿瘤研究所从事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子生物学研究一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以擅长治疗恶性淋巴瘤、肺癌著称。 诊疗特长:肿瘤化疗,恶性淋巴瘤、实体瘤的综合治疗。学术职务: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委员、临床流行病学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抗癌》杂志编委,《肿瘤》杂志编委。行政职务: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专家。科研方向: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论文著作: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曾参加《实用内科学》、《实用外科学》、《现代临床肿瘤学》等有关章节的编写。 医院地址: 上海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来院路线:地铁4号线、地铁7号线东安路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建于1926年的宏恩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达4万㎡,拥有东、南、西、北四幢医疗主楼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院内林木葱郁,环境十分幽雅。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华东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华东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干部医疗保健为重点,老年医学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立足上海、面向国内外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040张,现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员工近1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290余人;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当今世界*新技术的PEC-CT、磁导航血管造影X光机、宝石CT、达芬奇机器人、数字化手术室、ECT、MR、直线加速器、胶囊内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诊断和治疗设备。华东医院现由院本部、市府大厦门诊部、康平路门诊部、闵行门诊部及景苑门诊部组成,拥有十一个临床诊疗特色专科——胆胰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镜室、老年医学科、肿瘤诊疗科、骨质疏松科、影像医学科、微创外科、特需医疗部以及一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老年医学科,同时院内设有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下设老年痴呆与抗衰老研究室、老年骨质疏松研究室、老年临床医学与保健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和老年药学研究室),《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社,是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至2010年,全院年收入已达10.95亿元,总资产15.23亿元。     华东医院的特需医疗部是上海为外籍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间*早、历史*长的医院。现有床位45张,以欧美、日本患者居多,可以为日本持有海外旅行损害保险卡的患者提供免付现金的医疗服务,广受海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信任与**。   医院医风严谨,医德淳厚,实施“质量建院、服务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经过五十七年的实践积累,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对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胆胰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特需医疗、齿科、营养等领域也成绩显著。自1989年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为上海医科大学)教学以来,共为国家社会培养了20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共41位。 重点科室老年科老年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以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肾脏、神经内科、普外科以及泌尿外科等学科的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为重点,开展防治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尤其是在老年人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心依托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多项卫生部及市科委重大研究课题。尤其在过去几年中,在国内外发表老年医学研究方面论文近500篇,出版了近20余本专著。**老年医学专家马永兴教授曾获个人 SCI论文收录数医学类****。中心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老年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心内科以及临床药理等14个专业硕士生培养点。中心还举办了十多期***老年医学继续教育研修班。赵沄 主任医师长期在内科临床一线工作,擅长危重病人抢救及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曾在多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为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开沪 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老年性的高血压病、心脏病、冠心病、高血脂。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科专家。长期从事心内科临床医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医院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221号   来院路线:71路、127路、01路、37路、20路、 48路、62路、57路公交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创建于1958年。通过新华人近五十年的励精图治,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具有专业特色,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曾先后七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三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1993被授予三级甲等医院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上海市学习型单位。     医院现核定床位数1228张,47个临床科室,66个专业,8个校级研究室,建有心脏介入政诊治部等六个医疗技术平台,还设有WHO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卫生部遗传医学新生儿筛查及遗传代谢病中心、上海市听力障碍诊治中心等。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儿科学、儿外科学、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临床营养中心等学科综合实力**,分别为***、省市级、局级和医院重点学科。医院在胃癌、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治、肝脏移植、干细胞移植、腹腔镜、胸腔镜、前列腺增生症电汽手术和腔内碎石等微创治疗,居国内先进水平。心肌病防治、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和微创搭桥手术,达国内**水平。儿科学整体实力保持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复杂先心病手术、外科畸形矫治、难治性白血病、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等为国内**水平。眼科、皮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等专业各具特色。     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通过学科建设,有效地搭建了提升教学科研水准的*佳平台。目前,医院在职职工近30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83%,其中具有中**职称的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6%。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188名,设有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博士专业点7个,硕士专业点17个;先后培养了本科生5000余人、硕士30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100余人。医院科研成果叠出,近五年科研奖项包括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30余项。另外,五年来获得**授权10项;共发表论文1698篇,其中有66篇论文被SCI收录,10篇被ISTP收录,5篇被EI收录;撰写专著51本;获得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83项。此外,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临床儿科杂志》被多家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     医院拥有三所市级研究机构: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和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拥有上海市小儿外科畸形矫治临床医学中心;拥有儿科医学院、新华临床医学院和儿科继续教育学院三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支医学院;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儿科学系、耳鼻咽喉学系、医学营养系四个医学教育系。投资设立新华医疗开发公司、新华泛亚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实业机构。近年来,医院作为核心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崇明堡镇人民医院共同组建了新华医院集团,吸纳杨浦区中心医院为分院,并与本市及外地的市区县签约支援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郊区、农村的医疗机构。     医院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总体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设施**的门诊综合楼、外科大楼、成人急诊儿科门急诊大楼、医技楼和妇儿楼为病人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建设中的科教大楼将进一步为医教研工作的腾飞提供保证。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病人提供着优质的服务,全院专业设备万元以上共1058件,其中包括:3台核磁共振、4台螺旋CT、3台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仪、2台ECT、直线加速器、高(低)压氧治疗舱、生化分析仪器、流式细胞计、全自动蛋白分析仪等大型设备,与各类监护、检验、影像诊断仪器组成了强大的现代化医疗设备阵容,确保了诊断和治疗的品质。 重点科室小儿内科小儿内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科门类齐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斐然,现已成为教育部211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部分。儿内科拥有床位162张,医生100余人,**职称占33%,具有研究生学历占71%,博士、硕士生导师13人,20多位医师接受过国外或境外留学、进修或培训。小儿内科于20世纪70年代末就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三级亚专业,现有包括呼吸、神经、急救、肾脏、血液、风湿免疫、消化和感染等临床专业学科,拥有各专业的专科医师100余名;临床医疗技术先进,开展了心导管技术、支气管镜、肺功能、神经电生理(视频脑电图、24h脑电图、肌电图)消化内窥镜(胃镜、肠镜)、血液净化(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等多项技术,专业技术应用经验丰富,年门急诊量70万以上。作为在全国*早建立ICU病房的儿科单位,配备了全套中央监护系统和进口新型呼吸机、床旁血气监测仪、24小时脑电监测仪和CRRT等重危病人抢救设施,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小儿内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承担包括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和长学制的《儿科学》理论课教学和见习、实习带教。2009年《儿科学》被评为上海市和***精品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临床教学示范病区。每月举办新华儿科学术论坛,每年举办***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此外,每年接受全国各地100余位医师的进修学习,建立了与外省市多家医院友好合作的纽带。小儿内科先后承担和参加过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和上海市科委、教委和卫生局各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各项科技奖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市教委和市卫生局等多项课题。2011年儿童呼吸专业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内科进入全国*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前8位。卫敏江 教授,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大学本科,医学学士,研究生学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上海小儿肾脏组副组长。2002.12赴香港玛嘉烈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儿童肾病中心学习。专长:儿童肾脏疾病(血尿、肾病、肾炎、泌尿道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等,熟练掌握婴幼儿肾活检及透析技术。对儿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曾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儿科专著的编写,包括《儿科手册》、《儿科临床医嘱手册》、《儿科新理论与新技术》等。06年主编“儿内科学临床诊治进展系列丛书-肾脏病分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宓越群 主任医师、教授198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同年进入新华医院儿内科工作至今。2003年曾在香港玛丽医院ICU进修。2000年参加第四届国际危重病会议。擅长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疾病和年龄大于一个月的儿童危重疾病。科研成果及论著发表: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在儿科的临床疗效和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6(5):580-5822、呼吸道立方形上皮细胞分泌蛋白(CCSP)对RSV肺部感染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11-3123、上海地区儿童军团菌感染情况监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23(Suppl):83-844、儿科加强医疗病房中72小时内死亡原因之探索实用临床儿科杂志00(18):2:79-805、儿童军团菌肺炎的诊治体会:附报告5例临床儿科杂志99(17):2:90-916、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关的急性胰腺炎中国小儿血液杂志96(1):4:180-1等等。 医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来院路线:地铁8号线江浦路下 

  长征医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百年老院”,前身“宝隆医院”创建于190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开设床位1000余张,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0个,全军医学研究所3所、全军医学专科中心6个;有博士授权学科28个,硕士授权学科33个。拥有院士1名,**职称专家200余名,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国家杰出青年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7名;国家二级学术组织理事以上职务26名。   长征医院PET-CT中心是***重点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1987年在国内*早引进CT机,并在上海率先引进磁共振成像仪和全身CT机,1990年引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992年在国内*早引进螺旋CT机和数字X线机,1997年又在国内*早引进电脑X线成像系统(CR)和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2000年又在国内第一批引进多排螺旋CT机,2002年引进直接数字X线成像系统(DR),2003年引进*先进的16排CT和DSA。新配置西门子公司新型Biograph 64层52环高分辨率(HD)PET-CT,是目前临床应用*高端、*先进的PET-CT型号,具有图像分辨率高、检查快速、舒适度高、全身成像等优点,能够开展肿瘤、心脏和脑等多个领域检查项目。 中心所在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评为第二军医大学影像诊疗中心,同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全军肺癌诊疗专病中心。  中心汇集了影像学、核医学、CT、MR、介入等各方面人才,形成一支强大的综合影像诊断人才梯队,具有很强的临床、科研、教学能力。全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生11名;其中博导2名,硕导7名。现有博士后2人,博士15人,硕士9人。 我科围绕胸部疾病尤其是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30年,目前拥有诊断肺癌的所有影像设备和手段及一个高素质的技术群体;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早期肺癌检出的*优方案;**提出小叶间隔增生是肺癌分叶的主要因素,2CM以下小肺癌多无分叶;*早明确了空泡征的病理基础和它对早期腺癌或肺泡癌的诊断价值;国际上**明确了胸膜凹陷征的病理机制和分型,提出典型者对肺癌诊断有特异性;阐明了肺癌动态增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早报道MRI信号模式和点簇状高信号对肺癌组织类型的鉴别意义。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同类医院(将国内肺癌的初诊正确率从86 %提高到98.2%,肖湘生教授被誉为“火眼金睛”和“神眼”),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设立了影像诊断专家门诊和肺癌多学科会诊中心。   中心秉承质量**、服务至上的理念,以PET-CT诊断为基础,荟萃各方专家,为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提供全面综合的影像学诊断。 重点科室脊椎外科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早的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急症外科医院,当时医院仅编设骨科和普通外科,**骨科专家屠开元院长兼骨科主任。1978年、1981年骨科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1月批准为全军骨科研究所,2002年1月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12月正式揭牌为长征医院骨科医院,成为国内*早的一批院中院。作为医院影响力*大的脊柱外科,1995年被确定为上海市医学**专业重点学科,2002年又被确定为上海市脊柱外科临床医学中心。2014年脊柱外科再拔头筹,被批准为上海市医学**专业重中之重专科。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已成为国内***的治疗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先进学术思想的源泉。科室状况:2013年骨科医院大楼进行改建,床位扩充到312张,包括脊柱外科、骨关节外科、骨创伤与修复重建外科、骨肿瘤科4个亚学科、多功能实验室、医学技术部、《脊柱外科杂志》编辑部等多个职能部门。脊柱外科现有床位150余张。现有各级医护技人员2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7名。正高职称7名,副教授10名,中级职称20名。脊柱外科历经数辈人不懈努力,目前是骨科乃至全院规模*大的科室,也是国内这一专业的领头羊。1975年孙宏瑞医师在参观学习颈椎手术后与导师徐印坎教授一起深入地在尸体上作多次演练配合。1976年徐印坎教授、赵定麟医师、贾连顺医师分别在临床上开展了颈椎病和颈椎外伤手术,设计出新的手术工具——颈椎环锯系统,并创立了颈前路环锯减压法,标志着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的崛起。80年代中期起,张文明教授、赵定麟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充实了一大批中青年医师和研究生,为后来学科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1988年,赵定麟任骨科主任,在骨外科学领域尤其在脊柱外科进行了大量开拓性探索和创新,80年代就提出了"非融合"的概念并设计了"Ω"形椎体间关节。同时建立骨科资料室和实验室,在国内较早开办学习班、出版医学专著,促进了医学交流和发展,体现了长征脊柱外科敏锐的洞察力。1993年,贾连顺任骨科主任,继续推动脊柱外科以及现代骨科学建设和新的发展,保持了骨科、脊柱外科作为当今*有实力的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2004年,袁文主任继任新的一届骨科主任之后,骨科正式以院中院模式运行,袁文任骨科医院院长兼骨科主任同时兼任脊柱外科病区主任,脊柱外科的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脊柱外科各医疗团队之间互相帮助、加强协作,创造了脊柱外科目前融洽的医疗氛围。2008年,派出强大的医疗团队进行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在灾区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例野战条件下的颈椎手术。多次参加诸如上海男排运动员汤淼颈椎外伤的救治及"*美托举叔"的手术治疗等各种突发事件。援助柬埔寨、援助边疆等各种医疗队亦离不开脊柱外科各位优秀医师的身影,为实现脊柱外科的区域协调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脊柱外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水平"为患者解除病痛。目前形成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韧带骨化疾病、脊柱畸形(上颈椎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颈椎后突畸形、腰椎退变性侧弯)、脊柱结核、脊柱微创手术等多方面的医疗特色,均达到了世界**水平。患者的口碑造就了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的丰碑,新一代的长征人将不辱使命,继续发扬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造福广大患者。教学培养:脊柱外科除完成本科、大专临床教学任务外,据不完全统计,脊柱外科领衔的骨科自1982年以来共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00名,博士研究生258名,博士后17名以及大批进修医师和护理骨干。为军内外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脊柱外科专业人才。杨立利,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骨科主任,上海长征医院脊柱三科党支部书记。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高荣誉奖“银蛇奖”二等奖获得者,上海市银蛇奖联合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曙光学者)。为第二军医大学首批“金手术刀奖”获得者。获“爱军精武”标兵等。福建漳州人。199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200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骨科博士学位。2005年、2006年及2008年分别至德国、法国及瑞士**脊柱外科中心学习。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入选第二军医大学“5511”优秀青年人才库成员。入选2009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培养教师。第一负责人完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金等15项基金。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委常务委员,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脊柱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颈椎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上海微创靶向协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脊柱分会(AOSPINE)会员。担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等。《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系“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灾医疗队队员,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分队成员,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国际医疗中心医疗专家组成员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抗震救灾小分队集体二等功一次,6次获嘉奖,获“优秀共产党员”两次。曾担任第二军医大学党代会党代表。长期从事临床一线的医、教、研工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以脊柱外科为专业方向,尤其对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病、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外伤及感染等疾病诊治方面具备较丰富的手术经验与科研能力。较早在国内开展多例计算机辅助脊柱导航系统(CASNS)辅助下脊柱肿瘤、脊柱侧弯、上颈椎外伤及畸形外科手术,并积累了这方面经验。相关临床工作获我院新技术、新疗法奖2项。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院优秀进修生带教老师及外军留学生带教老师。目前第一负责人完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等基金15项。第一完成人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及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一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已在***核心期刊发表中文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译)专著十部,其中二部担任学术秘书。多次在***脊柱外科重大会议上作大会发言。专业特长:颈椎病等退行性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退变、胸椎黄韧带骨化病等退行性病、上颈椎伤病、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骨折外伤及感染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CASNS)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及微创手术。席焱海,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类颈、胸、腰椎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手术治疗,尤其以微创、微损伤治疗为特色(腰椎椎间孔/盘镜手术治疗、常规手术微小化手术治疗等)。 重点科室骨科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之一,全军骨科研究所,上海市医学**专业重点学科,上海市脊柱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脊柱外科中国培训中心。2002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院中院”。于1947年由我国现代骨科奠基人之一—**骨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屠开元教授于上海创建。在几代长征骨科人不懈地奋斗下,长征医院骨科沿着现代骨科学学科发展的模式逐渐发展壮大,在骨科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已发展为融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脊柱外科、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和关节外科四个专业学科并行发展的骨外科学科模式。骨科目前拥有4个病区共154张床位,学科医疗和科研环境相对独立,现代化的检测、诊疗设施和手术条件接近世界**水平,每年收治病员近4000例。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0人,在国家及省部级学术团体担任主任、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者7席,各种学术杂志常委以上职务者18席。“九五”“十五”期间,全科共获得省、部和军队二等以上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申请各种**11项,其中国家发明**4项;主编并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750余篇。长征骨科目前已成为我国骨外科尤其脊柱外科重要的医疗和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约30余人,每年接纳各级国内外进修人员约120余人。脊柱外科、颈椎伤病的诊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至2002年3月仅颈椎前路手术已逾10000余例。在长期的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基础上,为颈椎伤病的防治建立了理论研究依据,设计和施行了多种手术方法。目前脊柱外科已形成脊柱退变、畸形、创伤和肿瘤四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急性脊柱脊髓伤的救治程序,提高了临床救治的优良率,降低了死亡和伤残率。上海长征医院骨科的修复重建外科率先系统开展带管蒂组织瓣移位术,并成功地用于慢性骨髓炎、慢性溃疡、巨大褥疮治疗、外伤或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骨不连、骨缺损治疗、拇手指缺如再造等;首创手残指延长术;首创选择性臂丛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率先开展了截瘫后膀胱功能重建的三种手术方法。上海长征医院骨科的关节外科在近万例关节伤病的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逐步形成了包括全关节置换与翻修、关节镜、关节创伤、关节矫形以及骨肿瘤保肢手术等方向的关节外科体系。创伤骨科年手术近1000例次,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形成了骨科创伤急救模式。在脊柱、骨盆及四肢严重骨折创伤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叶晓健, 主任医师,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现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脊柱微创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秘书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骨科专科分会微创学组组长,SICOT中国学会上海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SICOT中国部脊柱微创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会常务理事,国际内固定学会讲师团讲师,华裔骨科学会理事(CSOS)及脊柱外科分会委员,国际脊柱功能保全协会(SAS)委员。《脊柱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海医学》、《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杂志的特约编委、编委。1997年获国家教委公派留学基金。曾先后赴法国、美国等国家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深造。从医近30年,在脊柱外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刀高难度的脊柱手术逾数千例,尤其擅长颈椎许国华 脊柱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第二军医大学“5511”青年后备人才库人才,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李瑞麟医学教育奖学金获得者,国家“健康快车”远程医疗上海骨科专家中心专家;国际脊髓协会(ISCOS)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联骨与关节风湿病学会脊柱非融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脊柱微创学会委员,中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再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中国骨科学会会员,中国脊柱脊髓学会会员,世界华人骨科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自1996年开始从事骨科临床一线工作,对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寰枢椎不稳、寰枢椎畸形及半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脊柱创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脊柱疑难疾 重点科室神经外科神经外科为国家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上海市医学**专业重点学科和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神经外科在颅内肿瘤、颅脑创伤、脑血管病和脊髓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年手术量已超过1100台次。严重颅脑创伤的救治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颅底肿瘤和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脑和脊髓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方面已成为学科新的专业特色。神经外科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的生物治疗和颅脑战创伤的基础研究为重点,进行了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恶性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期临床试验(国家863计划),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和卫生局基金、全军重大课题和指令性课题等基金共计1100余万元,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或医疗成果二等奖以上奖项共9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1部。骆纯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神经外科副主任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上海市“医苑新星”,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职工。入选第二军医大学“5511” 人才计划,第二军医大学“十五”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二军医大学“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对于颅脑和脊髓肿瘤的取得良好效果。在垂体腺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达到国内**水平。勇于创新,紧密跟踪学科发展热点,积极把新技术新方法引用于临床,近年来应用微创技术应用于颅脑疾病的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 获得科研基金有100万元余,国际上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 医院地址: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来院路线:地铁1、2、8号线人民广场站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扎根武汉历史*悠久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挂靠单位,系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荣获全国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医院由本部、西院区、肿瘤中心和金银湖国际医院(在建)组成,编制床位5000张,年门急诊量570.3万人次、住院量22.7万人次,手术量12.1万台次,主要医疗指标稳居国内前列。其中心脏移植连续5年领跑全国,心肺联合移植术、心脏移植术、连体婴儿分离术、骨髓移植、腔镜下巨结肠切除术、细胞治疗等居国内**水平。医院现有职工8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96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8人(含青年长江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博导204人、硕导568人。拥有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专科挂靠湖北省质控中心,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优势学科群。配置PET-MR、PET-CT、达芬奇机器人、射波刀等高端医疗设备,率先将混合现实信息技术、人工生物角膜等应用于临床手术实践。此外,医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连续5年中标国家自然基金数100余项,居国内医疗机构前三。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医院加大国际化进程,与德、英、美、日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协作关系。 医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友情链接:
VIP就医陪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