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光临本公司官方网站!
VIP就医陪诊网
为您和家人提供专业的就医服务
咨询热线:400-070-7072
陪诊师,是单身时代的重要辅助么?
641 (1).png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拿看病来讲,根据官方数据,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4亿人次,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5次。当病痛来临时,一些“空巢老人”和“打工青年”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以及孤独之外的难题,由此,“职业陪诊师”这个新兴行业应运而生。

要知道“陪诊师”的关键词是“陪”,重点在就诊过程中的全身心陪护,这就对“陪诊师”的专业性门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市场或许更需要这种真正的“陪诊”师,而不是“跑诊”员。在有些人面临一个人看病甚至一个人“做手术”的“孤独”面前,职业“陪诊师”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

需求造就了新市场

按照经济学常识,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供给。所以,“陪诊师”的出现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很多人都会觉得看病难,除了钱问题外,还难在时间、精力和经验。“陪诊师”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时间、精力和经验这后面的“三难”。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陪诊师”的主要客户以老人、孕妇和外地人员等为主。

随着互联网和医疗技术的发达,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普及。从天眼查的数据查询到,我国共有25.5万家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近十年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呈几何式增长,2019年新注册量达到5.4万家,同比增长42%。

2021年上半年,由于疫情期间无接触诊疗和智能化陪护成为刚需,全国共新增企业6.3万家,同比大增153%。目前,还出现了相关的“陪诊”服务公司。

没有“温度”的社会分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陪诊的需求呢?要了解这一情况还是要从陪诊从业者这边来看。

小李是位工作近一年的陪诊师,做陪诊师这段时间,小李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比如接到大部分的单是“孩子给父母下的单”,“老年人自然而然成为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

小李今天陪诊的是76岁的牛大妈。牛大妈独居,唯一的女儿留学回国后留在上海。今年9月,牛大妈突然在家晕倒。女儿赶回来带她看病,被诊断为直肠癌,需要手术治疗。但女儿却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留在上海那么久。所以谁来陪老人看病?成为了牛大妈女儿的难题。于是,牛大妈的女儿通过网络,联系到了年鸣健康,年鸣健康的陪诊师小李为牛大妈提供服务。每隔一天,小李都会准时出现在牛大妈家门口,搀扶老人、帮忙打车、入院扫码登记、陪伴打针。如果不戴上陪诊师特制的徽章,很难分清是亲人还是外人。

做陪诊师一年,小李陪伴了不少老人,在医院奔走的过程中,她的感触是越来越智能化的医院,却给老年人带来了许多不便。“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自助挂号、缴费的机器,但机器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不是便利,而是负担。”

新兴职业的发展和要求

陪诊看似没有什么门槛,但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需要了解各个医院的布局情况,了解做CT、核磁、超声波、心电图、PETCT等都在哪。

根据专业知识,可以第一时间帮助患者准确地看到该看的科室和专家,既不耽搁病情,也能让他少走一些“弯路”。此外,陪诊行业的标准规则,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比如陪诊员需要提前多久到,应该如何与客户交流沟通,客户做检查之前,要提醒他们做什么,要有一些提前的预判,例如抽血之前要空腹等。

同时,还需要从事该行业的人有耐心,懂得察言观色,拿捏好分寸,比如,老人可能需要陪诊员多一些关心,他们需要情感输送;而年轻人只需要“旁边有个人就行,服务态度好就行”,一旦陪诊员过度热情,反而可能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因此,尽管“陪诊员”作为一个职业来说,还远不够规范,尚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个职业背后的大量且真实的需求。实际上,好的职业陪诊,远不只是跑跑腿、拿拿化验单、配配药这样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服务。“陪诊师”的关键词是“陪”,重点在就诊过程中的全身心陪护,这就对“陪诊员”的专业性门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像有的心理“陪诊师”本身具有自己就诊的经验,对患者的需求更能感同身受,或许对患者的帮助更大。市场或许更需要这种真正的“陪诊”师傅,而不是“跑诊”员。


友情链接:
VIP就医陪诊网